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交口文化
【百年圆梦 幸福启航读书分享获奖作品】 读《苏东坡传》有感
来源: 渭河工程局分会 魏妍蕾      发布时间: 2021-05-13      浏览量: 2876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几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于1947年完成,了解林语堂的人应该都清楚,他可是苏轼的铁粉,本书费时三年完成,也是先生最偏爱的作品。序言中所讲述的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读过许多有关苏轼的文章,越了解越敬佩,他是典型的理想主义,扎根于尘世却超脱于世俗,我最为欣赏他达观通透、苦中作乐的心境和态度,也希望成为他这样热爱生活,直面困难的人。“苏东坡对御史的弹劾不屑于置理,连修表自辩也不肯,任凭官方调查,自己携眷径赴杭州上任去了。”书中的这一片段也能窥出苏东坡的达观通透,看淡功名。苏轼很多流传千古的名句也是在艰难岁月中成就,不管是什么样的绝境,他都能把日子过成诗。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达观的人生哲学,不准许他失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在苏轼的一生中,与王安石在是否要变法中处于对立面,认为变法激烈,屡次直言进谏反对变法,招来横祸接连被贬,也因此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王安石晚年退隐时,苏轼抛开成见前去拜访,两人煮酒对诗,达成了和解,体现了苏轼的豁达与包容。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当时忽逢大雨,一顿狼狈过后,雨过天晴,苏轼联想到自身的坎坷命运挥笔写下千古流传的《定风波》;贬谪惠州岭南时,他却自得其乐地感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年迈时贬至偏远的海南儋州,也曾对弟弟苏澈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苏轼晚年用十八个字对自身做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罗曼罗兰说过:“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但却在新冠疫情来临的时候迎难而上,与病魔争抢时间,他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退缩”。在走路蹒跚的情况下,他依然舍身忘我,坚守一线,对生活报之以歌。
  苏轼一生坎坷,遇过大风大浪,甚至被贬四次,放在常人身上,或许会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但他却在独善其身之时,兼济他人。在徐州,他组织抗洪,建造苏堤,修建黄楼。几次调职后来到了杭州任职,看到西湖淤塞便率众疏浚西湖,建造了苏堤和三潭映月这一风景名胜,也因此有了“苏公处处筑苏堤”的美誉。在惠州,他引水凿井,使乡民少罹疾病。岭南流放时,他的关注点也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尽心为民,深感民众之苦,建议政府在市场公开购买物资,避免剥削民众;为了农民的一斗粮税呈去一封长信,揭发基层疾苦;在当地建桥修墓写祭文,深得民心。文中这一段将他所到之处必然倾心为民的思想也展现了出来,“他对朝廷高层政治固然是已告断绝,可是对邻人和当地百姓的福利,他还是视为己任。倘若有什么事非法越理,他若能运用势力予以纠正,不会坐视不顾。”
  在现今,也有一代代的人物涌现,深刻发扬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不止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还有奋斗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广大青年。时代楷模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归基层,在脱贫攻坚的岗位上奉献自我,将青春之花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山洪爆发时不幸遇难,用生命坚守初心;张桂梅校长扎根贫困地区,在病痛的折磨下坚持创办免费女子学校,用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学生,十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而学生优异的成绩没有辜负她的付出,她是无数孩子口中的张妈妈,也是山区女孩的一线曙光,一生都为教育公平奋斗、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道:“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能多见。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我希望,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智慧、有理想、充满爱的人,也能够生活地洒脱、豁达,在各自的岗位中发光发热!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 刘錦锋
0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邮箱:zzc2188614@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