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交口文化
【春节见闻征文】但愿汩汩水 润我古原田
来源: 养护公司 张旻宁      发布时间: 2021-03-02      浏览量: 2356
   在人们的期盼和等待中,年终于来了!
   由于爷爷年前刚去世,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今年年关不走亲戚,家中过年一切从简。大年初一在给本家长辈拜年的时候就不免在各家多呆一会,同长辈们聊聊过去一年的收获,聊聊开年的生活和工作。但在交谈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冬灌的时候,抽黄水没有来,村子里的小麦没能灌溉,如今开春了,小麦开始返青了,抽黄水来了,可村里原管水的人却撂挑子不干了,没有人负责要水管水,老天又一直不下雨,看着地里的麦苗一天天发黄,别提心里有多着急呀!
   在拜完年后,我急忙赶到田间地头,看着田里的小麦,枯黄枯黄的,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羸弱的手臂在风中无力的摇摆着,仿佛在向人们呼救着:救救我吧,渴死我了,渴死我了!
   我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抚摸着一棵棵可怜的麦苗,心中似翻江倒海,非常的难受。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我知道如果麦苗不能及时喝上这“返青水”,轻则影响小麦分蘖、拔节,造成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我不由得又想起爷爷。爷爷在世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乡的水利建设,家乡的第三口机井就是爷爷跑一个月关系,争取到县上扶贫开发井项目而建成的。机井打好抽水了,村上为表彰爷爷,决定让爷爷管理那口机井,可爷爷一口就拒绝了。爷爷常说,打那口井就是为改变村里灌溉机井不够的局面,满足村民灌溉的需求,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绝不是为了自家一家之利。爷爷还常说,1959年的大旱太可怕了,地里庄稼全都旱死了,那时要是有口机井能灌溉,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建文叔,大年初一您不在家招待客人跑到地里干啥?”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建文叔蹲在自家地头默默的抽着烟。听到我和他打招呼,转过头看了一下我,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噢,是旻宁,你几时回来的?”“我大年三十回来的。”我应道。
   “好我的贤侄呢,你说这老天一冬没下场好雪,地里都干成瓦渣滩了,麦苗也快干了,再没水灌溉,就只剩下割下来喂羊了。”建文叔一边叹气一边和我说。
   “叔,那队里不管吗?队长为什么不要水呢?”我问建文叔。
   “哎,队长忙生意,原来管水的大强到广东打工去了,一时间村上没人管,把人熬煎的在屋里待不住。”建文叔无奈地说。
   正说着,建文叔家的女儿叫他回家吃饭。建文叔走了,我也慢慢地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想,农业一头挑着国计,一头连着民生。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兴修水利,可是常常“最后一公里”却成了卡点,管理不到位,造成有水农民也不能及时灌溉,直接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影响农业发展,影响乡村振兴。
   回到家我还久久不能平复,心里不住在问,怎么会这样呢?再想想我们交口抽渭人,一直都是心存群众,主动履行着排灌结合,旱涝保收的职责,用责任和担当擦亮着“东方红灌区”品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交口抽渭人的初心与使命。我多么希望家乡能有一群像交口抽渭人一样的水利人奔走在这养育了千百代人的古原之上,引来汩汩清流,流淌在这古原之上,也流进勤劳的父老乡亲的心田。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 刘锦锋
0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邮箱:zzc2188614@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