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交口文化
泥潭中的红帽子
来源: 胡家站 张旻宁      发布时间: 2025-10-15      浏览量: 196

   一脚踏进稀泥,立刻被黏住。那是一种沉重的力量,从脚踝往上,一寸一寸地拖拽,仿佛要将人牢牢吸进大地的怀抱。雨裤早已被溅起的泥浆染成了同样的颜色,小腿深陷其中,寸步难行。每向前挪一步,都得双手紧拽裤腿,用力拔起,再狠狠地迈出下一步。泥潭中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印的坚持。

   坑底的空气混着潮湿与铁锈的味道,凝成一种压抑的厚重。头顶的航车正缓缓下移,一块块沉甸甸的机组配件在半空中晃动,发出低沉的金属声。那声音像心跳,稳而有力,却也带着几分危险的威压。我们在安全区域仰头注视,神经紧绷,目光追随着钢索的每一次摆动。近十米高的机房上,开航车的同事与我们默契配合,手势、呼喊——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差错。对抗千斤重物,不仅靠力量,更靠心中的定力与经验的沉淀。那一刻,我们与机械的轰鸣同频,与泥泞的阻力为伍,用专注和汗水去丈量责任的分量。

   数万亩良田的命脉,系在这机组的正常运转上。组长紧盯每一个人员、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身影被落下的泥水切割成斑驳的轮廓,他的指令果断而稳重。前辈俯身检查着每一个螺栓,每一次转动都小心翼翼,不放过任何细节。年轻的同事在一旁积极配合、努力学习,泥浆顺着他们的手腕往下流,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检修——这是一次关于责任的接力。农田的灌溉期一刻不能耽误,泵站的轰鸣声,便是农作物生长的歌声。

   检修,是水利人最平凡的工作场景,却又最能体现坚守的意义。从春灌到夏灌,再到冬灌,我们在泵站与渠道之间往返奔波。白天头顶烈日,夜晚伴着星光与机组灯火。设备的声音,我们能听出细微的异常;管道的振动,我们能感知出隐隐的不安。这份敏感,不是天赋,而是岁月与责任的磨砺。油污、泥浆、铁锈早已成了我们的“工作印章”,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坚韧与执着。

   在泥潭中,一顶顶红色的安全帽格外耀眼。它们在泥浆里、在汗水中闪着光。那抹红,是警觉的颜色,也是热血的象征。它让我想起了莲花——同样出自淤泥,却能开出高洁的花。红帽子在泥水中移动,像是泥潭里盛放的莲花,一尘不染地诠释着水利人的精神:在平凡中见高尚,于艰难中见担当。

   新时代的水利人,正是这样一群在泥泞中昂首的人。我们以忠诚为魂,始终听党号令、守护水脉;以干净为本,在每一次检修、每一滴汗水里保持初心的纯粹;以担当为志,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也许外人眼中,我们的身影并不伟岸,工作也不显赫。但正是这群头顶红帽、脚踏泥潭的普通人,托起了万亩良田的希望,守住了稻香与丰收的底气。

   哪怕脚下泥泞,我们依然向光而行;

   哪怕满身泥水,我们依然胸怀热爱。

   因为那顶红帽子,不只是防护的象征——它是一种信念,一份使命,一枚属于水利人的无声勋章。在泥潭深处,那一抹红,正点亮一方天地。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
0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电话:0913-8160158   邮箱:jkcwbgs@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