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交口新闻
观摩学习成果分享之二:学习大禹节水创业精神做精做细做强灌区经济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2-09      浏览量: 496








   9月21日至25日,中心副主任李浩清带领人事科、灌溉科、工务科、配水站及四个总站等负责同志,赴大禹节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总部,实地参观了大禹节水集团创业展馆、生产基地、北京研发中心,蔬菜等工厂化无土、立体栽培技术、成套节水灌溉设备生产、成套远程灌区渠道计量控制设备生产,以及乡村人畜饮水调度管理平台和水旱灾害自动预警系统演示等,切身感受了节水技术发展和企业发展历程及浓厚文化。
大禹行之所见
   在总部创业展馆,通过参观展示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大禹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具备了集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投资融资、装备制造、建设交付、信息化、运营服务等专业能力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和全国市场营销服务能力知名企业。深刻感受到了其在节水领域的坚定决心和不解努力,公司从创立之初到如今的规模,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创新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让人备受鼓舞,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不断努力和拼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在天津生产基地,我们实地参观了蔬菜等工厂自动化无土、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农作物从大田到工厂化生产的跨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我们还参观了成套节水灌溉设备生产车间和成套远程灌区渠道计量控制设备生产车间。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让我们对节水灌溉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追求产品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北京研发中心,我们还参观了各部办公、展示区,观看了已经成熟应用的某地区乡村人畜饮水调度管理平台和某地区水旱灾害自动预警系统演示,这些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水旱灾害预警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大禹节水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座谈会上,大禹节水集团华中总公司总裁顾正明对我们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集团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创新理念。他强调,大禹节水30 年来始终以 “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为努力方向,致力于农业,农村,农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服务。 这一理念让我们深受感动,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心副主任李浩清也详细介绍了交口灌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以及在农灌方面取得的“交口特色”,同时也阐述了灌区发展的瓶颈和近年确立的“北稳、南跨、东扩、西进”发展目标。同时,双方重点就农灌节水、智慧水利设备应用和节水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禹行之所感
   企业文化浓厚。据《尚书·禹贡》载: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意为,开通嶓冢山到达荆山,开通内方山到达大别山,开通岷山的南面到达衡山,过洞庭湖到达庐山,疏通弱水到合黎山,下游流到沙漠,疏通黑水到三危山,流入南海。30年来的历练,大禹节水起于甘肃,扎于天津,展于全国。用大禹人自己的诠释,大禹治水荫护子孙,大禹节水造福社会,“大禹治水”精神给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引领着他们勇毅前行。
   创业精神鲜明。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成立并战略决策进入节水灌溉领域,2000年确立“大禹节水”品牌并完成国企改制,2005年进军资本市场,2010年高歌猛进进入水利设计行业、中标全国首例农田水利BOT项目云南陆良项目,2017年控股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提升水务业务市场竞争力,2021年成立大禹设计集团、设立北京研发中心、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当前集团员工6000余人,拥有6家生产基地、1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60种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40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专项,549项专利技术、400亿涉农涉水基金等。短短30年,茁壮成长为具备了集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投资融资、装备制造、建设交付、信息化、运营服务等专业能力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大型跨国企业,与其树立的“以大禹治水精神,做大禹节水事业” 企业精神一脉相承。
   管理精细务实。走进大禹节水,无论是创业展区、行政区、精密车间、化验室、研发工区、装配区、产品展示区、应用管理平台演示等……映入眼帘的是设施先进、布局科学、简洁美观、环境优美、标准化自动化高。每到一处,员工精神气足,紧张有序,业务精湛,朴素热情,均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犹新。后在交流得知,集团长期以来坚持而不拘于标准化规范化进行照搬死套管理,处处也充溢着大禹节水自身文化,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两相结合,更趋务实。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细节,在北京研发中心,几百人的软件开发中心大厅,各工台员工并不是想象的如机器人一样工作,各工(桌)台区的小空间内并不是整齐化一,恰恰不拘一格,公司给予了研发人员很大的创作自由和舒适空间,体现着其原生工作状态,也能感受到其最自然、最真实的日常,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效益追求明确。大禹内部树立的企业使命是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企业的愿景是打造节水灌溉世界五百强名企,战略方针是三农三水三张网、两手发力共担当,企业的价值观是平凡人干平凡事,1.01365=37.78,指哪打哪、只认干出来的人,持续创新、拥抱变化,艰苦奋斗、共创共享,靠得住、信得过,守初心、知敬畏。多年来,专注并致力于农业、农村、农民及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服务,将自身经济发展与充分发挥出社会经济效益紧密连在一起,使各类业务产业链紧紧抓牢社会效益取得的同时,使自身做大做强,这是基础和根本,相辅相成,才能走上一条趋于成功之路。
 
大禹行之所思
   短短几天的交流学习,使中心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切身感受了到了先进而务实的管理经验,浓厚鲜明的企业文化。回到现实,结合实际,思绪万千,感悟深刻,收获颇多,有同而不同,值得借鉴之处历历在目,值得思考之处触动在心,值得接续奋斗之处显而易见。
   勇担使命造福一方。交口抽渭灌区是一个以渭河为水源,灌排结合的大(2)型多级无坝电力抽水灌区,1960年开工建设,1970年全面建成运行,设施面积1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3万亩,渠首设计抽水流量41立方米每秒,总装机3.42万千瓦,排水工程控制面积117万亩,灌区辖灌(排)西安、渭南两市六县区。灌区历经60余年建设运营,代代交口人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发扬了革命加拼命精神,勇字当头、拼字在心,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电力灌排工程,实现了当地群众引渭灌田、排涝减灾的夙愿。历经60余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发展,当前已成为陕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连年勇立全省抗旱减灾排头兵。
   突出主业扎牢根基。交口灌区历经60余年建设发展,受诸多原因制约,经济结构单一,财力不足,导致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得不到解决落实,面对这一现实和困境,守牢并创新农灌主业是当务之急,壮大自身经济总量是现实之需。而灌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是实现灌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就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把握有利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能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化灌区建设。新时期务必在总体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的原则下,牢牢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求实创新接续奋斗。代代交口人科学务实,紧跟时代发展,紧联灌区实际,紧抓农灌主业,对灌区机电设备、供水渠道、排水系统、信息系统等进行了不间断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综合经营,精心培育水利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企业实体。灌区当前,发展瓶颈和困难依然存在,机遇挑战更趋显现,如何走出一条富有“交口特色”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值得深思。灌区上下要勇立潮头,接续奋斗,创新发展。要按照“建机制、强管理、促节水、保运行”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要紧抓政策之东风,持续深入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进一步守牢农灌主业,优化用水管理,发展节水灌溉,恢复扩大灌溉面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人事劳资管理,盘活灌区资产,强化经营管理,积极吸收多方投融资,大胆尝试“北稳、东扩、南跨、西进”发展目标,稳中补短、先稳后进、进中补强、循序渐进,发展壮大灌区经济总量,加快建设节水高效、生态环保、更具活力的现代化新型灌区。
编辑: 刘 文     责任编辑: 范 哲     审核: 刘锦锋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邮箱:zzc2188614@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