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交口文化
灌溉人的“水德”
来源: 北干党支部 王健      发布时间: 2024-06-20      浏览量: 2283
   我是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一名普通的灌溉管理员王阁。
   2024年春节还未过完,我抛家舍妻,离开年迈需要照顾的父母和幼小需要管教的孩子,来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官底抽水站,开启了新的一年工作。天还未亮,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穿上棉服,带上头盔,骑着摩托车沿着渠道一路绝尘,开始一天程序性的工作,巡渠查险、提闸关斗、合理调配水量,保障下游群众灌溉用水。如水流淌不息,去滋养一切生物,时刻践行着水利人的初心和使命。
   早上8点半,我先来到3斗斗长吴曙明家。与其说是家,其实是老吴在官底镇上的一个小卖铺,20多个平方米,主要卖点生活用品,赚的是辛苦钱,乐的是孙子在街道上学方便。作为一个三十多年的老斗长,每年的工资毛收入也就一万多元,但老吴工作热情很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干些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在群众中的影响好、口碑好。现已从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变成满脸皱纹的老行干。这让我深深的感觉他如灌溉花草、禾苗的“甘露”一样,“利万物而不争”。
   中午11点,我和老吴一起又来到官底镇孙家村管水员王学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刚从田间地头回来的老王浑身灰尘,他热情地向我和老吴打声招呼后,就放下美滋滋的卷烟去洗漱了。随后,老王拿出近期浇地花名册、水费收款收据本递到我们手中。我疑惑的问老王:“现在全灌区都已使用网上水费收缴系统了,这个多先进、多方便呀!你咋还开纸质收据呢?”老王笑嘻嘻的对我说到,这个系统确实好、快捷方便,但农村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尤其现在留守的全是老年人居多,很难以适应新科技的发展,为了响应国家的好政策,我是系统收费和纸质收据全用,起到“双保险”作用,让群众更加信任、明白和踏实。听后我敬佩的点了点头,并竖起了大姆指。老王虽然负责辖灌面积只有380亩,一年的工作收入也超不过4000元,且工作琐碎麻烦,但老王心甘情愿,干一行、爱一行,为人正直,从不计报酬。常常还用“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胡弄”这句话来教导别人。这让我感觉他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不厌其烦、扎扎实实、坚持不懈、至死不渝,这是一种“滴水精神”。
   引水灌溉,农时不等人,时间又到了下午的五点半了,正是学生放学回家时段,我们一起又开始例行巡渠,保护学生安全通过渠路交叉地段。
   这就是我们灌溉人的一天,时刻都践行一个新时代水利人的标准。像吴曙明、王学峰一样,把工作放在首位的水利人还有很多很多。犹如《老子》一书中,老子对水的赞美,主要见之于该书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寥寥数语,却赞美了水的“大德”与“上善”。
编辑: 刘 文     责任编辑: 范 哲     审核: 刘锦锋
0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电话:0913-8160158   邮箱:jkcwbgs@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