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省水事
陕西农村报:筑牢农业根基 守好“秦东粮仓”
来源: 陕西农村报      发布时间: 2021-07-16      浏览量: 1239

 
   省交口抽渭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地处渭河下游,是一个以渭河为水源,灌排结合的大型、多级、无坝电力抽水灌区。
  
   灌区辖灌西安、渭南两市6个县区21个街镇,受益人口80万人,设施灌溉面积1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2.96万亩,建有抽、排水泵站30座,为我省5大省直灌区之一。
  
   灌区建成运行50年来,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累计抽引水10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亿多亩(次),累计增产粮食130多亿公斤。
  
   1 管理标准化 灌溉生产穿“护甲”
  
   “没有交口灌,老天不下没有饭;有了交口灌,再旱粮囤也丰满。”这是记者在交口抽渭灌区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位于渭南市临渭区田市镇西南2公里处的田市抽水站是省交口抽渭灌区二级站,该站于1970年建成投运,承担着灌区86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任务,2010年利用国家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进行了更新改造。50多年来,田市站为灌区粮果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
  
   7月5日,在田市站的技师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站长王战义。他说:“这些数据都要记录在案,以备我们今后检修维护设备参考。”被水利部评为第二批、第三批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的王战义坦言,自己的工作对不少人来说有些枯燥,考验的是平时的细活儿功夫,细节把控很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
  
   近年来,田市站在泵站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制度建设方面,编制了《设备现场操作规程》《机电设备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制度,为泵站安全运行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标志标识建设方面,主厂房制作了“泵房”标识和“生产重地”标识,对主设备进行了标识标牌完善及二维码识别。
  
   “粮食安全看灌区,灌区安全看我们。近年来,我们在泵站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积极完善,在全站职工共同努力下,我们站已成为省交口抽渭灌区泵站工程管理的标杆,为泵站安全运行和农田灌溉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王战义说。
  
   2 供水一价到户 群众用水心明白
  
   “以前查询水费时,我们要在本子上做好标记。现在不一样了,随时都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自家浇灌的水量和缴纳的水费。”7月5日,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南马村村民王东风一边浇水,一边对记者说着现在浇水的便利。
  
   故市站是省交口抽渭灌区二级抽水管理站,农业灌溉涉及临渭区故市镇、官道镇两个镇34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有效灌溉面积5.09万亩。该站下设3个管理段12个管理斗、10名农民斗长和91名村组管水员。
  
   “一条龙服务到田间,一把尺子计量到地头,一口价执行到农户。近年来我们全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亩地灌溉费用较改革前降低了5至10元。”故市站站长刘琦告诉记者,该站通过核查面积、确定水权,完善设施、标准计量,制定完善了16项配套制度和办法推进改革,管水员实行持证上岗,规范了末级渠系组织管理。
  
   在供水收费方面,该站采取站、斗、专业浇地队、农户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手机App计量计费,采取水价公示、插牌放水等形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终端水价一价到户,让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用上了放心水、明白水。
  
   “为促进节水灌溉,提高农民节约用水意识,我们站探索建立了节水奖励机制。从2020年冬春灌开始,在南干渠十六斗东屯五组等地进行节水奖励试点,极大地改变了群众以往固有的大水漫灌等用水思维,培养了大家的节水意识,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刘琦说。
  
   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副主任李浩清说,今年以来,灌区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升级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平台,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据了解,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目前进一步创新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当前的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和完善升级了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费信息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分类计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计算难的问题,尝试开通了农灌水费线上收缴功能,提高了水价执行监管力度和水费收缴透明度,提升了灌区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灌区服务保障能力。
  
   3 推行“渠长制” 提高灌溉“附加值”
  
   行走在灌区,渠道两岸风景秀丽,农田庄稼长势正好,“渠长制”牌、标语牌和水价公示牌等随处可见。
  
   “门前渠道有渠长管理,农民用水方便了。而且服务也好,分渠有水尺,地头有水价公示牌,群众看得清楚、用得明白。”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李新村屯北组村民张社生指着门前的一块渠长公示牌说。
  
   主干渠道好比是“动脉血管”,小沟小渠是“毛细血管”,只有“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全部贯通,才能确保灌区的每一亩庄稼都能及时浇上水。
  
   7月5日,位于省交口抽渭灌区南干渠辛市管护段11.2公里处,辛市站站长刘淼正在巡护渠道。“渠道全线绿化,灌溉期间每天有人巡护,全面推行总站、站、段、斗四级‘渠长制’,确保每条渠道有人管护,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辛市站站长刘淼说。
  
   辛市站南干渠管护段是该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渠道工程管理示范点,各级渠长主要负责所辖渠道日常巡查、流量监测、设施维护及运行安全等工作。据了解,辛市站隶属南干系统,承担着渭南经开区辛市街道、阳曲街道、信义街道和临渭区故市镇、官道镇的29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4.29万亩灌溉面积任务。
  
   目前,辛市站正在深入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灌区节水成效和抗旱灌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渠长制”的全面推行,让每条渠道都有了专属的“管护人”,最大化发挥了工程效益。
  
   “我们省交口抽渭灌区建成运行50年来,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灌区建有粮油基地和甜瓜、葡萄、冬枣等多个国家级特色果业园区,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灌区已成为我省重要的粮棉、果蔬生产基地。”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葛瑛说。
编辑: 叶林艳     责任编辑:     审核:
0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邮箱:zzc2188614@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