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交口文化
长征永远在路上
读《长征》有感
来源: 党委办 张伟      发布时间: 2020-10-14      浏览量: 1716
    前段时间,给朋友帮忙,偶然间在他们单位书架上,发现了当代军旅作家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细细数来,这已经是第二次读王树增先生的《长征》了。上一次,还是整整10年前,我还在读大学。
    因为爷爷是离休老干部,小时的我,便喜欢围着爷爷周围,听他给我们讲打仗的故事,而在那时,对于那些英雄事迹,我更多的只是听故事而已。当然,从小的我便会唱很多红色歌曲,《铁道游击队》《解放军进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当然,也包括那首《十送红军》。
    小时候,那根锈迹斑斑的鱼钩和那个啃满牙印儿的牛骨头,便是我对长征所有的认知;伴随着电视剧《长征》的热播以及年纪的增长,使我对长征这一举世闻名的东方神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血战湘江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泸定的奋不顾身到六盘山上的红旗漫卷,长征犹如一条萦绕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束红飘带,一条牺牲带,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中华民族的不朽篇章。
    前段时间,单位组织开展廉政教育,踏出纪念馆大门,看见路边的银杏树在风中摇曳,北方的秋已经很深了,我拉了拉身上的衣服,不自主的想起来长征。雪山、草地、崇山、峻岭······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队伍: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后来的共和国元帅、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长征开始时年仅27岁·····
    然而正是这群年轻人甚至他们绝大多数可以称之为孩子,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转战14个省份,渡过大江大河20余条,翻越崇山峻岭40多座,同时攻占县城100余座。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饥饿、寒冷,还有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我曾想过,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群青年,甚至可以说是孩子,义无反顾地跟着党走、跟着红军走,哪怕穷山恶水,哪怕前途未卜,是什么让他们慷慨赴死?为什么这支这么年轻的队伍却摧不垮、打不烂,呈现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呢?
    闲暇的夜里,我便到书中寻找答案。《长征》这本长达67万字的恢弘巨著,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语言真实再现了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可歌可泣、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最终实现战略转移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历史。我看见,陈树湘师长在湘江河畔,扯断肠子英勇就义,“三年不饮湘江水、五年不食湘江鱼”;我看见毛主席指挥英勇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把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甩在了身后。记不清多少个瞬间,我放下书闭上眼,鼻子发酸,心绪难以平静。之后,我的眼神慢慢掠过每一个英雄的名字,试图以认真地默记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闻天在1938年在给陕北公学演讲时提到,长征胜利的原因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啊,革命理想大于天。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读完《长征》,我更深刻地读懂了这句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正是在一次次百折不挠中探索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对于新时代灌区青年来说,现代化灌区建设便是我们实现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主战场,我们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践行新思想,让理论武装成为我们的血脉基因;进行先进技术的学习,创造新业绩,让创新创优成为我们的青春脉搏;进行岗位练兵,积累新经验,让求真务实成为我们的实践标准。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的同事,用我们的方式,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无悔青春成就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挑重担、追梦筑梦,在奋斗中磨砺意志,在行动中增长本领,在为灌区百姓服务中茁壮成长,让青春在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
0
打 印 ]     [ 关闭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访客统计:
  陕ICP备:1501384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50202000418
  邮编:714000       邮箱:zzc2188614@163.com  
  技术支持: 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